Lazy loaded image
【雷蒙週報|第 83 期】電風扇迷思破解和選購全攻略/扁平化組織/鍵盤鎖定工具
00 分钟
2025-3-7
URL
summary
slug
leimon-weekly-report-83-20220730
3 則內容精選
⚡️ 2 則精選好內容 1. 電風扇選購全攻略:循環扇是不是智商稅?DC 直流電扇和 AC 差在哪?智慧家庭的入門產品 🔗 2. 扁平化組織:看看 Valve 這間公司的新進員工手冊 🔗
2 個工具方法
💻 1 個數位工具&品質生活方法 1. 如何不關電腦清理鍵盤?你需要這個鍵盤鎖定工具 🔗
1 個小故事
🤔 1 個小故事和思考 一個村本來人們彼此信任,連門窗都不用裝鎖,因為大家都知道,拜訪別人家要先告知,不能私闖。直到某天有一個「小偷」出現在這村莊,所有人開始提防彼此,花大錢裝鎖,把門窗變得醜,整個村的生產力和熱絡也不如以往……等
一句話啟發
有些東西知道了就回不去了,不管是好的體驗,還是壞的破滅。
最後更新
Mar 7, 2025 11:02 AM
password
隱藏內容
date
Jul 30, 2022 → Aug 6, 2022
tags
notion image


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

  1. 這兩週我和柚子都被裝修收尾弄得憔悴,比較少上社群,少了許多閱讀文章和充電的時間,於是這週的《雷蒙週報》將內容精簡下,變為 2 則內容、1 個工具,還有一個小故事。
  1. 謝謝所有關心我們的蒙友們,我們會繼續努力恢復,保持我們的信念——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
💡
NT$ 3,800,入手 7 吋智能互動介面 Google Nest Hub + 艾美特智能立扇!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 夏天都要過了一半才寫好這篇&公布這個超優惠限量資訊~八月底前的涼夏季活動,讓你用比全通路上更便宜的價格,帶回「AIRMATE 智能立扇 + Google Nest Hub 2」!
  • 詳細的產品介紹,以及各種電風扇的迷思破解和應用技巧,可以看今天選文的第一篇!
  • 這陣子太多意外突發狀況把各種排程打亂… 😅 當初為了要弄懂該買哪種電扇做了一些研究,把筆記們都分享出來,希望在這炎炎夏日的尾巴能幫助到你~雖然我覺得台灣到 10 月底之前都算熱 😆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
→ 分享 《雷蒙週報》 的心得,你的推薦是我持續寫作的最大支持。
→ 歡迎留言 comment(整個頁面或特定內容區塊)一起交流。
想找雷蒙&柚子? → 傳送門
想找雷蒙&柚子? → 傳送門

 

🤩 2 則本週好內容精選

 

1. 電風扇選購全攻略:循環扇是不是智商稅?DC 直流電扇和 AC 差在哪?智慧家庭的入門產品 🔗

notion image
  • 今年夏天,台電建議我們:「冷氣開 28 度併同風扇使用,共同度過夏天用電高峰,省電省荷包。」如果你只靠冷氣,即使開到 26 度也很難感覺到舒適,28 度甚至會覺得悶熱不適。該怎麼有效節能又能舒適,我們需要瞭解如何聰明地搭配「電風扇」,來達到室內溫度均勻
  • 這是一篇電風扇機制解構文,帶你快速瞭解怎麼使用、選購電風扇,也是我自己為了新家要買哪些電風扇的研究筆記,分享給所有夏天覺得悶熱,或者你應該要淘汰家裡那台又吵又硬又耗電的電風扇囉!

2. 扁平化組織:看看 Valve 這間公司的新進員工手冊 🔗

notion image
  • 網路科技的影響不只是遠距工作模式,還有組織管理模式也從過往的金字塔型慢慢演化出網狀扁平組織,然而許多人對「扁平化組織」的最大誤解就是「沒有管理」。
  • 這週看到 Manny 分享《Valve 新進員工手冊》中也有提到:Valve 不是揚棄管理機制,而是不試圖建立一個「恆常」的管理機制;扁平化組織的真正奧義指的是員工可隨時組成「臨時性」的管理小組,Valve 曾經稱之為「集團」(cabal),有些公司也稱之為「特遣隊」(task force)。這樣的小組有幾個特性:
    • 1. 因應特定任務而形成
      2. 可獨立作戰
      3. 成員跨職種
      4. 內部仍會定義誰來領導與各成員的職責
      5. 任務達成後解散
      這不正是我們 Notion 訓練營& Discord 生活黑客群島的運作模式嗎?
      我常常用復仇者聯盟的專案小組型態來形容我們的生態,雖然這陣子比較忙一些沒太多時間上去追大家近況,但每當我們有「特定任務」,大家就能聚集在一塊,各自作戰。我們還在尋找一個平衡,讓往後的 Notion 訓練營和 Discord 社群能更好的共榮共創,希望過沒幾年,我們也能出一套自己的《網狀社群運營手冊》。
  • 目前外界傳閱的《Valve 新進員工手冊》是 2012 年的初版(居然還有中文版本!雖然只有簡體的),因此無法考證最新版實際上已變成怎樣。關於這種內部手冊,我目前最欣賞的是「得到App」的品
  • 最後曼尼也提到 4 個問題,這四個問題很適合作為我們未來招募助教&島嶼守護者的四個前提,如果不符合也沒關係,只是有其他的角色更適合你 😄。
    • 我認為正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科層化的組織中服務,所以或許對扁平化組織都有一絲憧憬。然而,在期待組織長什麼樣子以前,更重要的或許是先自問幾個問題:
    • 「我隨時準備好起身領導他人,也隨時準備好接受領導嗎?」
    • 「我的工作成就是來自建立一席之地,還是協助他人達成目標?」
    • 「我願意隨時切換自己的職種角色,並且跨出舒適圈學習嗎?」
    • 「我能對每個人一視同仁,並以實踐公司願景為指引而工作嗎?」
    • 人的個性沒有高低之分,因此如果上述問題的答案都為「否」可能也不用太在意,畢竟比起討論抽象的組織治理,也許更實際的是了解、認識自己,然後加入合適的組織。
       
notion image
 

💻 1 個值得關注的工具&品質生活方法

 

1. 如何不關電腦清理鍵盤?你需要這個鍵盤鎖定工具 🔗

by Appinn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 如果你是 Mac 使用者,使用這款 KeyboardCleanTool 可以暫時把你的鍵盤鎖定失效,但你的觸控板和滑鼠還是有效的,這時候你可以拿吸塵器或者專門的鍵盤清潔工具大肆清潔鍵盤,把裡面的灰塵、餅乾屑給清乾淨~(當然最好還是不要在鍵盤附近吃東西 🍛)
  • 如果你是 Windows 使用者,可以使用 iwck 這款工具,做到一樣的效果。
 
notion image
 

💡 1 個小故事和思考

 
一個村本來人們彼此信任,連門窗都不用裝鎖,因為大家都知道,拜訪別人家要先告知,不能私闖。直到某天有一個「小偷」出現在這村莊,所有人開始提防彼此,花大錢裝鎖,把門窗變得醜,整個村的生產力和熱絡也不如以往。
 
  1. 信任是人類社會協作最強大的底層力量,當所有人能完全信任彼此,就能投入 100% 專注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發揮真正的專業分工。但只要有一個人偷偷利用信任做壞事,全盤皆輸。
  1. 「先相信,後看見」,是我們的生活哲學。就算世界充滿惡意,也被傷害數次,還是選擇先向外相信,尤其在花錢買專業這件事情上。但可惜凡事只要牽扯到人,就沒有什麼天荒地老的保證。裝修裝潢更是。(一些故事和建議放在臉書貼文
  1. 這兩週我們本來想發一些裝修尾聲的 Vlog 記錄,但因為遇到許多意料之外的壞事,一而再地信任破滅,我們的體力和情緒心情大量被損耗,不僅工作排程大受影響,也造成許多很棒的合作要推遲。只能告訴自己這是一種學習,盡可能不要把傷心轉為憤怒。明明可以很開心的和朋友們分享近況和成果,這兩週每天的心情都很複雜
 
🤔
本週思考:
有些東西知道了就回不去了,不管是好的體驗,還是壞的破滅。
好的體驗像是,升降桌取代一般固定桌;人體工學鍵盤和椅子,生巧克力……等
壞的體驗像是,沒吃過的外國食品,驚恐的遊樂設施,還有信任。
但「回不去了」,是不是種縮減我們感受世界美妙的後退,帶有刻板既定觀念?
💡
本週好句:
很多人看起來很忙,其實都是損耗和空轉,這種時間的消耗,通常是為了別人的錯誤埋單,或者是自我麻痹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卻不知道只是低效能勤奮。
珍惜自己的時間和錢,跳出這個怪圈,我們會發現,開始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意思的事情。努力避免「快速賺更多錢」的誘惑,和勤奮工作的陷阱。這是一生的修行,也是一種可以提升的能力。
notion image

🙌🏻 想獲得雷蒙的更多原創、限定內容?

除了雷蒙週報,加入《生活黑客之路》,每週再獲得一篇「原創專業內容」(自我管理、職場技能、個人事業經營、新時代數位工作術……等),不定期推出訂戶會員的專屬活動,在前方做你的生活黑客思維的指南針,改善默認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 本週付費內容&訂戶專屬社團的討論:
  • 出書挑戰 5:增加你工作量的東西別買& 30 個必扔清單
  • 黑客聊聊:聊聊鑽石的真相以及婚戒產業
 

💰 每週好康&蒙友限定優惠

🥩
蒙友限定,好肉團購(牛排、豬排、火鍋片)
如果你也是對吃的東西有要求,會自己料理,想方便&合理的價格吃到好的肉,我們有長期合作的肉商品牌,有一般平台拿不到的優惠,別錯過囉:
用一杯咖啡,支持雷蒙
用一杯咖啡,支持雷蒙
讓我更有精神去提供更多好內容
街口帳號:901005033
notion image
侯智薰(雷蒙)
侯智薰(雷蒙)
版權所有©️侯智薰
  • 本週報非商業目的轉載授權遵循 CC BY-NC 4.0 協議
  • 分享內容請標明出處原始來源
→ 合作請至

📲 哪裡找到雷蒙?與我們交流?

 
上一篇
读书盘点|2022年世界读书日
下一篇
第三周刊_No.33|从白塔到虎跑,记一次随意的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