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
最後更新日期
角色
學員
優秀作業比例
優秀作業 NaN%
隊伍
作業完成度
作業完成度 □□□□□□□□□□ NaN%
出席率
出席率 NaN %
現有資產
💎 尚餘 NaN 個礦石
學員成就記錄
結業證書的名字
郭品倫
cmd/ctrl + option/alt + t
【開啟】或【關閉】折疊列表來自涵渝小隊的冒險家-品倫
品倫 Yoga Traveler,已單獨搬遷至台中生活近 5 年的瑜伽旅行者或分享者,俗稱「瑜伽老師」。這個旅不單只是身,心也要跟著行。保持開闊接納的心,對世界保持著謙虛崇敬之心,向自然學習共存之道。
#旅行
:心的旅行引領身的旅行
#實踐
:所知所學實驗於生活中
#瑜伽
:解行並進是為瑜伽之道
【Yoga Traveler 瑜伽旅行者】
【所謂「自律者
」只是擅長建構生活,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
如何搜尋品倫的【Lun Yoga Traveler】
瑜伽之路
持續地旅行在瑜伽之路
- 2013 年獨自踏上異地的旅程,背著 0.8 KG的生活用品,到了印尼峇厘島。同年前往潛水勝地-綠島,取得【
PADI 開放水域認證
】完成海的夢想。
- 2017 年創業加盟早午餐連鎖,【
首次創業
】開啟人生不同的視點與經驗,完成創業的夢想,也因此深刻的感受到,當時練習瑜伽帶給身心的改變。
- 2018 年瑜伽的熱誠呼喚著心,在創店滿一年後,將創業店轉讓於員工,揹著 100多萬負債條件下,毅然決然往俗稱的瑜伽老師這條旅程前進,參加首次【
RYT200美國國際瑜伽聯盟師資培訓
】,完成瑜伽培訓的夢想,往分享瑜伽的路上啟程。
- 2019 年再度培訓【
RYT 300 HR美國國際瑜伽聯盟師資培訓
】,累積完成【RYT500 HR】為日後培訓學生所需的【E-RYT 200 HR】奠定基礎,完成未來培訓學生的夢想。
- 2020 年不斷的進修是個人的目標,在【
瑜伽生理與解剖學
】持續精進,並逐漸在其他城市開辦專班與工作坊分享瑜伽,完成以瑜伽旅行的夢想。
- 2021 年以學習【
阿育吠陀 Ayurveda
】這門古老的智慧與科學為目標進修,向不同的老師們學習請益。
- 2021 年以研習【
Notion
】,跳脫框架,學習跨領域的事物,將沾水的海綿擠乾,重新吸收不同的水份,滋潤知識。
- 2022 年 3 月首次舉辦【RYT 200 小時美國國際瑜伽聯盟培訓認證】,願一切緣份俱足,完成培訓的夢想,以終為始。
個人興趣
大海
小時原本其實是怕【海】的,但卻又對海充滿著好奇,而在某日看過【人生不再重來】,當中主角潛水的敘述,就默默地告訴自己去嘗試吧!就這樣衝浪、潛水、浮潛,出國踩海灘,下個目標正在籌劃要報名【
自由潛水認證
】。希望也能在此認識到一樣愛海的島民們。閱讀
閱讀層面些許廣泛,但逐漸從實體書轉往
電子書
蒐集,畢竟實體書對於租屋族真的是很大的負擔,也因此購書的空間壓力降低許多,反而刷了更多。書籍層面不限定跟瑜伽相關,舉凡心理學、生理學、歷史,宗教都是閱讀較多的層面。小說、虛構、科幻就相對偏少。影音
最近特別喜歡觀看
紀錄片系列
,內容從生理醫學、心理學、歷史相關...等。喜歡這類型【真實】的學習過程,或探討生心理的電影或影集。參加訓練營原因與目標
參加原因與自我期許
.參加原因
跳脫框架,有效學習,而非以孝學習。
學習 Notion 的原因,就是想【
跳脫框架
】,在傳統的教學下,有著許多的受限與以師為尊
的觀念,形成一種封閉的學習環境。在接觸了【雷蒙與 Kevin 老師】的 Hahow 線上課程,也很希望從中可以吸取老師和同學們在訓練營的學習經驗,打造一個善循環的學習氛圍。雖然從外層的觀點,學習 Notion 似乎跟瑜伽毫無關聯,可是心裡相當清楚,如果沒有思緒清楚的系統以及跳脫框架的觀點,那麼教授出來的學生只會又是一群被圈養的複製人,而這並非為【瑜伽結合】的本義。.網狀學習
要讓學習者獨立,使其也成為分享者。
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名詞】,但其方法在個人的瑜伽教學上已經默默地執行數個月,讓學生在沒有老師的狀況下組織團體,並自行練習討論後,迸出新的觀點與問題時,心理真的相當欣慰,而這都是老師無法給予的,是屬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
神奇化學公式
】,所以當老師分享著讓學生與學生互相學習的理念時,頗有感觸。.學習系統化整理與分享
毫無系統的將所知分享予他人,其實不過就是一般在泡茶聊天。
想讓人事物傳承下去就得仰賴系統的設計,這也是品倫想學習【
生產力工具
】的動力,也正在持續不斷優化教學系統,協助將資料更完整的彙整、系統化教授給學生。這次訓練營也將會以彙整知識、編排課程內容,以及團體互動學習的觀察做為學習目標,讓未來的學生可以在學習瑜伽之道也可以有明確的系統化,卻又不失彈性的學習法持續精進。.互惠互助效法臨摹
至善者,善之敵。
當不知如何完成作品或毫無概念時,嘗試著從臨摹他人的作品去找到靈感與盲點。許多人都只想著與眾不同,卻忽略了向他人學習的【
謙卑之心
】。在這裡看到各行各業的人們聚在一起發揮想像力並將其實體化的過程,真的是一件很興奮的事情,一樣的功能卻在不同的思路下,有著數以萬計的創造性,讓人進步的不單只是優秀的授課老師,還有寬廣的眼界。結營儀式
若要建立新作業頁面,請找班級助教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