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作業 3:製作知識系統】第一版本hgray
00 分钟
2021-10-7

🌟 PAI 知識系統要點

🧿 主要系統(專案 + 行動)

  • 專案執行為首要任務,專注在行動與問題解決上。
  • 透過知識萃取框架的六個維度,幫助自己有效地從任務中萃取屬於自己的知識。
  • 定期回顧專案頁面,用清單體寫下你解決的難題、未來的機會。

🧿 輔助系統(資訊收藏)

  • 關於內容收藏,不是純粹的收藏知識,而是為了解決某個已經(或可能)發生的問題。
  • 收集的當下會有滿足感,因為它讓我們誤以為我們收集了就會了、就掌握了。
  • 但實際上,當我們把重要的材料收藏堆疊起來,稍後閱讀就變成再也不讀(Read Later → Read Never)。
 

📁 專案資料庫

📌
使用說明
  • 專案項目庫 運用 頁面模版 建立專案,寫下 專案期間 為什麼要做?(目標)
  • 打開專案項目頁面,填寫 預期的限制與難處
  • 檢視方式分為以下幾種:所有專案 以及 專案展示
 雲停的專案項目庫(Project)
雲停的專案項目庫(Project)
專案項目
狀態
專案期間
為什麼要做?(目標)
相關行動(A)
知識庫(I)
建立時間
最後編輯時間
⏩ 專案執行中
Sep 13, 2021 → Oct 13, 2021
🔹透過訓練營更扎實的了解 Notion 使用邏輯 提升靈活運用網路世界中資訊與工具的能力,並學習有效輸出。 🔹認識訓練營中的同學們一起持續學習與成長 參考不同學員使用同一主題如何呈現不同的模板,並互相給予支持和鼓勵。 🔹用心體會教學團隊如何進行合作與溝通 除了學習 Notion 操作之外,也學習高互動的線上教學是如何進行。 🔹成為訓練營學弟妹的助教 【教學】與【輸出】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吸收內化。
Sep 29, 2021 11:22 AM
Sep 30, 2021 11:22 AM

🚀 行動任務庫

📌
使用說明
‼️ 截止時間 ▶️ 第一生產力
  • 專案項目目標 預期的限制 出發,拆分任務到 行動任務庫,並寫下 截止時間
  • 開始專注執行任務,遇到 問題挑戰 時,回到 行動任務庫 記下你的 解決方案
  • 檢視方式分為以下幾種:最近七天行動任務月曆週分類看版行動狀態看版 以及 所有行動任務
 雲停的行動任務庫(Action)
雲停的行動任務庫(Action)
專案
行動
行動狀態
截止時間
問題&解決
工作時間
是否完成
頁面連結
負責人

🧠 知識培育庫

📌
使用說明
  • 如果發現不錯的內容(跟專案相關),透過 🧷 Save to Notion 記錄到知識培育庫
  • 隨著專案推進,知識培育狀態隨之改變。
    • 🌱:剛收藏進來,小芽萌生。
      ☀️:已經排進行動任務,持續培育。
      🌲:已經寫進專案知識庫,成為自己知識森林的一棵樹。
  • 反覆執行行動,定期專案回顧,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森林。
  • 檢視方式分為以下幾種:知識培育狀態 以及 所有知識
 雲停的知識培育庫(Information)
雲停的知識培育庫(Information)
解決的問題?
知識培育狀態
給我的啟發?
可以詢問/討論的同學
參考資料
建立時間
專案項目
☀️
💭 雖然美很主觀,不過運用基本功能的簡單搭配也能讓人覺得舒服,若要另外使用跟主題頁面相呼應的 icon 或封面圖,也能參考 Hahow 課程提供的額外資源。
Sep 14, 2021
🌱
💭 自己過去對於數位工具都只有使用基本的 Google 或有遇上需要解決問題才載的 App,經由同學的熱情分享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好用的工具,之後若有相關需求就能從中尋找,使用過程中若有疑問也能向同學們詢問。
Sep 15, 2021
🌱
💭 對於程式語言不在行的自己,需要清楚了解每一個步驟如何撰寫,感謝同學們熱情分享製作方法並協助排除錯誤,雖然尚未直接應用在個人頁面當中,不過很開心能學習新的方法來呈現畫面內容。
Sep 18, 2021
🌱
💭 在編輯資料庫不同檢視模式的時候,發現在篩選時間種類時會跟預想呈現的時段不太一樣,目前 Notion 預設的時間篩選只能顯示近七天的資料,若想要顯示當週資料的話就需要另外將公式導入資料庫來進行篩選。
Sep 24, 2021
🌱
💭 過去自己在進行任務的過程中都沒有習慣記錄花費的時間,只記得要在截止時間前完成,課程中好幾次提到番茄鐘的使用情境,若能運用番茄鐘來記錄任務時間能方便在回顧的時候進行審視。
Sep 26, 2021
☀️
💭 自己原本在個人頁面中有新增早安圖卡的資料庫進行收集和展示,不過若要放在首頁只能選一張或是每天更換,有想過倒數圖卡但沒有多餘時間與心力研究,感謝同學大方分享製作過程與作品連結讓大家使用。
Sep 26, 2021
🌱
💭 自己目前在手機上使用 Notion 的機率不高,因此一直沒有特別思考行動裝置的呈現方式,只知道既定的邏輯和順序,在作業製作時還是都以電腦版進行,接下來在製作個人作品集的時候就必須考量到這個部分了。
Sep 26, 2021

 
~~~👆 回到頂端 👆~~~
 
上一篇
读书盘点|2022年世界读书日
下一篇
第三周刊_No.34|母女之间:阿克曼、波伏瓦、费兰特,她们这样书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