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 | 興趣愛好 | 這次訓練營的目標 | 冒險家手札 | 結營儀式 |
直播課 W1
📔 回到目錄
📣 網址:
📝 TL;DR
- 為什麼會有生活黑客研究院,雷蒙的心智圖由此點選 → https://www.edrawsoft.cn/viewer/public/s/14bab034825390
教練:提供框架、引導思考
- 「教練」(Coach)跟「老師」(Teacher)的不同?
- Coach:馬車。你坐上它,雙方目標一致,彼此支持,陪伴你走到目標。
- 所有頂尖的運動員,一定都有教練。但是這個教練的運動能力不見得有這個運動員好,幫他制定方針,幫助他思考(戰術),陪伴選手在實戰過程中,不斷修正方案,支持他達到目標。
- 補充:Emily 香氛(學員作品集系統)。
- 不會只是硬塞知識給你,而是透過
提供框架
、作業練習
、真實回饋
,幫助你去思考
,最終達成我們這次訓練營的目標——用 Notion 打造人生系統・數位大腦。
- 助教就是離你最近的人,也是每一個冒險家和教學資源的橋樑,助教也是教練的定位。
訓練營整體規劃介紹
人生系統|學習框架圖

回顧系統
:時間不可控,沒法管理;有效回顧,減少無意義的工作,從中找到你享受的事情。
知識系統
:內容收藏→ 行動連結(每一個連結,就是你的知識);知識萃取 → 你所擅長的事。
關係系統
:關係的本質是交換,別人需要什麼?我能提供什麼? → 組織作品 → 找到歸屬。
→ 從回顧裡理清自己,從專案中萃取知識,從作品去發展關係。
助教日 W1 by 第 4 小隊助教 - 涵渝
📔 回到目錄
📣 網址:https://pse.is/3nzu8t
📝 TL;DR
- 「學習不會只有一種樣子」而是網狀的學習,所有人支持所有人。
- 我們都是「費曼學習法」的實踐者,以「教學」和「輸出」為導向。
- 在做Page時,要思考是給自己看還是給別人看,再來做後續的編排方向。
- 雷蒙提到「以終為始」,想想你的終點是什麼。
- 大家可以發現,這一頁沒有使用任何資料庫或進階一點的功能,單純是運用兩種 Heading,並打上Text,加上底色所組成
→ 顏色一致會讓版面看起來較簡潔舒服。
助教日 W2 by 第 2 小隊助教 - 楷茵
📔 回到目錄
📣 網址:https://bit.ly/3CA2eNg
助教日 W3 by 第 3 小隊助教 - 庾琁
📔 回到目錄
(TBD)
助教日 W4 by 第 1 小隊助教 - Kevin
📔 回到目錄
(TBD)
練習日 W1
- Notion 介面與基礎架構釐清 三個問題,測試你是不是 Notion 人:https://raymondhouch.com/lifehacker/digital-workflow/notion-fund/
- Notion 基礎練習 你可到 Notion 實戰課程中冒險地圖右下方的「實作練功房」,完成以下兩個練習 1-4 基礎操作|實作練習區:https://www.notion.so/1-4-09a311f482434ac69421c5a73cd6c96f 1-5 資料庫|實作練習區:https://www.notion.so/1-5-588ecd9de6e44849b923df4190d6ea92
- Notion 快捷鍵練習 Notion 快捷鍵清單:https://www.notion.so/Notion-bacc3ac437134c72a9ac401628ca08c1
反思隨記 W1
📔 回到目錄
- 參加這個訓練營,對我而言真的是嶄新的經驗,光是開營日那晚,看著雷蒙一股腦兒地分享,還有那個聊天刷留言的畫面,新鮮感十足!!
- 助教日的方式更是讓我大開眼界,竟然有這樣子的分享方式,不但清楚了然,又能讓大家溫習開營日當天的內容,助教也分享他自己的整理歸納內容,跟著她的視角,又是另一種收穫。
- 「紮實做好基礎,後面的路才能走得更長遠!」W1的作業讓我把 Notion 的基礎操作給重新玩一遍,儘量讓自己能不用滑鼠就能完成,逼自己在快速鍵能早點上手。
- 看到 Kevin 在學員中心做的導覽列,完全戳中我自己想要做的功能之一,超開心的!!
作業思維分享
助教在周二的助教日分享有提到
如果這是「共用」的、會分享給其他人看到的頁面,我會接著問自己: 1. 為什麼需要這個頁面?目的是什麼?誰會進入這個頁面?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2. 為了要滿足目的和需求,這個頁面需要有哪些區塊組成? 3. 操作(或瀏覽)的流程是怎麼樣?
我覺得助教這段分享很有幫助,整理自己的思考思維如下列 2 點:
1. 我要跟大家分享甚麼
- 我是用 SWOT 來分析自己當作「關於我」這區的內容(
其實是我語塞不知道要怎麼寫起,就用這方式來做XD)
- 「興趣愛好」跟「這次訓練營的目標」,我是用「3次原則」來條列 除了讓自己重新反思目前的重要順位,同時閱讀起來也比較清楚明瞭
2. Notion有那些功能可以讓大家好閱讀
- 如果項目是2-3個,可以考慮用分欄來呈現;若4個以上的話,可以用清單來呈現,像是 Bulleted list / Numbered list / Toggle list
- 導覽列 / 回到頂端的機制在使用者閱讀長文件時,會提供較舒服的閱讀體驗,不會一直讓手指放在滑鼠滾輪上面滑到酸。 導覽列的做法:可以在Page的最上方放一個 Text block,把各區 block 的 Link 貼上去。 回到頂端的作法:複製導覽列 block 的 Link,然後再到各區塊貼上去。
Q: 導覽列跟內建大綱的差異?是不是大綱無法再定義 (by Jerrylin)
我的回答:
大綱是把頁面裡的Heading1 ~ Heading3 標題文字抓出來列成索引,若要修改大綱內容就要去調整該標題文字內容或樣式。 導覽列就是可以自己調整,可以是說客製化的大綱,較有彈性。
Q: 排版的順序會需要考慮到手機觀看的方式嗎? (by Jerrylin)
我的回答:
看到你的問題後,我馬上用手機開 Notion App 來看 桌機上面看到的分欄版面,在手機看都變成一個個順著排下來,相對地在手機上面的版面變得更長了。 所以導覽列/頂端列在手機上面的需要性會比桌機來得更明顯。 -- 回復你的問題, 「排版的順序」在「手機」觀看的方式 依照剛剛我在手機觀看的經驗, 前面可以做個摘要或者把重要/希望先看到的東西放在前面 後面就可以放較詳細的內容。
助教的回答:
小小補充排版的部分,因為目前同學大部分是用電腦觀看,所以我自己主要會考量的是電腦版的閱讀體驗。 當然同學要多考慮手機觀看也是沒問題的喔!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是同一份作業,卻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原因,只要清楚自己的思路就沒什麼問題了~
Jerrylin的回答:
手機順序是先由左自右,由上到下。內容越多就越長,導覽列會需要放在最左或最上面,回到導覽要放在最右或方塊結束下方,謝謝回覆
Zachary Chiu | 阿哲的回答:
哈囉同學好,對於電腦版和行動裝置版的介面,我是以電腦版寬介面為主要排版方式,如果真的要以行動裝置的介面為導向,我建議多用 List View 和 Callout 文字內連結這兩種方式呈現,在行動裝置上的體驗會更好
學習資源
📔 回到目錄
Discord 相關資源
- Discord 小功能(雲停同學整理) - https://www.notion.so/lifehacker-tw/Discord-00db9f0ca8a14c3b91cf96c99a0f7748
- 呼叫表情符號快速鍵 - Ctrl + E (Win) / Cmd + E (macOS)
- 呼叫快速鍵一覽表 - Ctrl + / (Win) / Cmd + / (macOS)
Notion 相關資源
- Toggle list 展開收合 → Ctrl +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