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跌倒時,「我」與「你」的天差地別
00 分钟
2025-4-18
認知標籤
當個Player
生活啟發
人生態度
思維模式
日期
Aug 16, 2022
主題(relation)
好朋友視角
分類
觀有所思
▌跌倒時,「我」與「你」的天差地別 .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因為遇到錯的人和事,導致事業與友情同時受挫, 親手結束掉了合作關係與10多年的友情。 在一段時間裡,他深深的陷入了自我責備; 不斷的自責,甚至數度失眠。 那陣子,彷彿原本支撐著他的世界正一點點崩塌,而他也將落入萬丈深淵。 直到,他安慰了一位正在迷茫的朋友,過程中不但幫了朋友,他自己也跟著一起轉變。 那是發生什麼改變呢?很神奇的,是從「我」換成「你」。 . ❓:遇到挫折、反省的時候,你會用什麼角度跟自己講話呢? 假如: 「你有一個好朋友,鼓起勇氣去挑戰一件他沒把握的事情卻失敗了,正在難過。」 你會跟他說什麼? 而反過來,「你去挑戰一件沒把握的事情卻失敗了。」 你會跟自己說什麼? 你也許會對朋友說:「單是鼓起勇氣去挑戰已經很了不起了,加油。」 但卻對自己說:「白X,你看你有多糗。」 很奇妙,明明是同一件事,我們的態度卻如此地不同。 依我目前調查,大部分的人,通常是鼓勵朋友,然後檢討自己。 原因暫且不論,這邊卻有一個啟發:
「我們是否可以換個方式對自己,當自己的好朋友?」 為什麼? 我們懂得安慰、陪伴和鼓勵自己的朋友,卻不懂得調整自己的內心的聲音。 在這種地方,我們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雖說這可能是進步的來源,但過猶不及。 當過度負面的時候,也會因為這樣錯失自我驅動與成長的契機。
心理學教授伊桑·克羅斯( Ethan Kross )說,當人們將自己當成另外一個人來看待時,「會給自己一些客觀、有用的反饋。」 因此,不是以「我」,而是以「你」;以好朋友的視角跟自己對話。 下次遇到問題時,不妨問自己:「如果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會說什麼?」 . . ❓:在遇到逆境時,做自己的好朋友,可以說什麼? 更進一步的, 我們什麼時間最容易對自己說負面的話?就是自己犯錯的時候。 這種時候,用什麼視角跟自己對話就額外重要了。
下面分別是兩種視角;自己的敵人&自己的好友對話: 1️⃣:我做錯了什麼? / 你經歷了什麼? 2️⃣:誰該負責?/你學到了什麼? 3️⃣:為什麼我沒做到?/你哪些地方沒做好? 4️⃣:有什麼後果?/你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很顯然的, 若是按照敵人思路,很容易就會得出自己不好/不適合的結論,但這卻是最常出現的視角。 記得之前寫過:最好的角色,是生活在現實中,但站在未來看自己。 寫的是以未來的角度,卻決定現在要做什麼,將減少很多迷茫。 而站在不同視角,去面對遭遇挫折的自己,我們也將有不同的答案。 . . ❗所以: 當我們可以察覺到自己正在用不存在的敵人視責備自己時,我們已經有機會跳出困境。
三件事: 1️⃣:當自己的好朋友,在需要時扶自己一把。 2️⃣:在這種時候,把「我」換成「你」。 3️⃣:用好朋友的角度,問自己有建設性的話。
我們的心中都有評價自己的聲音,他們來自於過去重要他人的評價, 如果你不留意,甚至會把這個評價作為生活電影的一部分,從而認為這個電影很糟糕。 但是當你意識到這只是旁白&字幕,你就有了自己把握自己生活,改變人生劇情的機會。 . ❓:當你遇到挫折或是犯錯時,你通常是怎麼跟自己說&跟好朋友說的呢? 而你身邊有那種「檢討朋友、鼓勵自己」的人嗎?你覺得他們如何呢?期待知道你的看法。
notion image
上一篇
读书盘点|2022年世界读书日
下一篇
第三周刊_No.34|母女之间:阿克曼、波伏瓦、费兰特,她们这样书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