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思考紀錄: 管理,究竟意味著什麼?
00 分钟
2025-4-18
認知標籤
當個Player
經營管理
溝通
人生態度
日期
Nov 13, 2021
主題(relation)
管理
分類
觀有所思
思考紀錄: 管理,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是學習完得到APP上,管理者溝通訓練營的導論課程的心得,
文章標題: 由Leader變成Linker,領導者變成連接者。短短數字,即已點題,也啓發了我,這不就是實幹家的態度?
領導,定義上是在管理者的職權下,積極影響他人與運作系統,來達到既定目標的能力。
連接,指用螺釘、螺栓和鉚釘等緊韌體將兩種分離型材或零件連線成一個複雜零件或部件的過程。用在人際上面,個人認為可以簡單理解為透過溝通、協調,將原本分離的數個不同個體、組織組合,以達成更大目標的動作。
兩相對比,領導因較強調"職權",較具有上對下的意思存在。而連線,則是比較同級溫和的說法,用用在管理上,"領導"他人與"連線"他人,雖說最終都是為達目標所採取的手段,但我想在心態與行為上,會很大程度的體現不同。
過去曾擔任過軍隊基層主管,採取的都是領導抑或是指導的心態在帶領部隊,雖因個人個性,時常與下屬談天交心,但在工作上,採的還是上位者心態,不外乎都只是領受交辦;以及分配交辦給下屬的循環往復,而需動用到權力時,就搬出官階來處理,到最後,事情往往能順利達成,但是否圓滿,還真不敢說。
因此聽到這句話時,有了很大的感觸。軍中有句話:【帶兵要帶心】。我是否真的有做到?如果以連線的心態,我是否有將下屬願望與組織目標連線起來?又是否有充分整合組織的力量,讓事情更圓滿的進行呢?我又是否連了更大的視野,讓組織成員的想法更加擴充套件,可以有機會發現新的可能性?這一切自問,相當多的啓發與想法,都可以透過"連接"這個詞與心態的調整出現。
過去雖不能重來,但未來卻有可為。目前的我,雖不再是軍官;不像之前的職業,要管理百來個人。但在退伍之後,做為一位專業/產品經理人,能連線多少人、多少資源,一樣是除了專業能力外的重中之重,而連線一詞,不論是在連線自己內在的人格(管理自己);同級/向上/向下協作(管理他人),都是可以努力的新方向,也期待著接下來的課程,帶給我的新啓發。
而關於管理,在我看來:我們管理公司、管理日程、管理他們,當然也可以管理自己;而且還會是最好的管理者。
古云: 修身;齊家;治國,才能平天下。
透過領導好自己,把自己當一間公司般的經營,知道自己可以幹什麼;明確自己的目標、激發自己士氣;去對抗自己的懶惰和恐懼、去做那些對自己有益但自己不情願去做的事情,而在不斷地解決遇到的問題中,去發現、去創造機會;從而使自己這間小公司越來越壯大,這正是"修身"。
而把自己管好了,去努力影響自己所能及的事情;不空泛的紙上談兵,這就做到了"靠譜"二字,此二字也非自己說了算,生活當中我們總少不了和他人的連線,才有可能做到自己一個人所做不到的事情。在對其他個體的溝通與協調上,是不是能耐心的;精準的傾聽對方、讓對方瞭解我們已經聽懂了,以及對事情的開放心態,對目標的聚焦以及建設性的提案,都是靠譜二字延伸的體現。
反過頭來,上述的開放性、目標感、建設性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開放性使我們儘量可以從不同角度看事情;可以更廣泛的收集情報而不鉆牛角尖,目標感則像個指北針,一直指著我們內心想去的方向,甚至隨著探索,只要持續堅持,方向便越發越明。而【我有個目標,所以這裡有個方案】的建設性,只要持續使用,雖不敢說是萬靈丹,但卻可以更有機會輔助目標的發現與到達,從而讓自己越來越接近想要的人生。而這再反過來,應用在人際、應用在組織,原理一樣!
總結以上,連接一詞對於個人而言,不只代表了一種人際心態,更代表了一種入局做事的態度。我見、我思、我行動,去設法影響自己所以企及的事情;對於自己所無法阻擋的趨勢,可以多想但不多講。【吶喊無益,躬身入局】追求實實在在把事情做成,當個靠譜正直有信用的人。不求什麼,只求有一天離開時,週遭相關人士是否因為我的曾經存在,有過的更好,就好。
notion image
上一篇
读书盘点|2022年世界读书日
下一篇
第三周刊_No.34|母女之间:阿克曼、波伏瓦、费兰特,她们这样书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