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標籤
當個Player
生活黑客
效率提升
日期
Feb 6, 2022
主題(relation)
福格行為模型
分類
觀有所思
大年初六,也是這個年假的最後一天,打算如何度過這一天?是否有新的計畫🧿、新的習慣✍是否準備出發?
而在新的習慣建立上,我們是否有過經驗:
每每躊躇滿志,[想著我這次一定要建立/改掉些什麼。],然後拖延甚至忘記;次數多了後,中途放棄、失敗告終😥?
為此,我想分享一個很受用的行為模型:「福格行為模型」。這是由「行為設計學」的當代宗師,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福格教授提出的。
「福格行為模型」,包括三點:動機、能力和觸發。
用一個公式來表達,就是「行為=動機+能力+觸發」(ehavior=Motivation+Ability+Trigger)。
我們以下分開來說:
1️⃣首先: 動機🏃♂️,就是行動的意願;去想如何增強我們的動機。
而當我們制定目標時,優先去想達成之後的狀況,以及這目標會如何對我們有利的部分,容易大大提升動機;想得越細緻,你的動機就會越完善、動力越足。
2️⃣其次: 能力💪,就是行動的便捷性;一件事情能否做到,取決於我們有無能力去做。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有點奇怪,我們設定一個目標,基本上應該要有能力去達到,怎麼會產生沒有能力的狀況呢?
其實,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有時行動目標太大太遠,容易導致執行上的卻步與拖延🙇♂️。
因此在這要盡量的把巨大的目標拆分,細化成一個個簡單動作(最小可執行)為佳。
3️⃣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觸發‼,就是行動的提示;這些輔助我們更好去做到要做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完成事情/戒除壞習慣,缺的其實就是⭕增加行為觸發,或是❌減少行為觸發。
針對增加行為觸發,有兩個方向可以思考,
a.設定連鎖的觸發,比如儀式感就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購過一連串的流程,讓自己進入一個預熱環節,意而更好的進入狀態。以我為例,每每碰上發懶不想進健身房訓練時,我總會逼自己換上運動服,然後進一步踏出家門。戴上耳機、聽上一首Gavin DeGraw - Fire , 而等到這首歌聽完,通常人已到了健身房,馬上可進入訓練的狀態。
b.增加看見任務的機率。如提,常看見讓動作更好執行。比方說:培養喝水習慣,我會在生活場景各處放上水瓶並隨時補滿,這樣在我看到水瓶時,就很容易拿起來喝上一口,進一步提高喝水的量。(但也因此常被家人念:太多水瓶了😂)
而減少行為的觸發,就是藉由一些動作,斬斷原本的行為鍊條。像前些時候我買的手機監獄,設定好時間,手機開勿擾後丟進去,沒到點是拿不出來的。對於工作時需要不受干擾的我,親測非常有效!可以有效防止刷手機帶來拖延。
綜上所述,只要是我們個人可控的;不論要養成/戒除習慣甚至完成事情,都可以考慮用「行為=動機+能力+觸發」的公式去做計劃&思考。所以,如果你正有此類想法,說不定可以考慮一下上述公式歐😎。
補充&安利: 遊戲化🎮思維也是這個部份很好的範例,我們人生就像是一個RPG遊戲,打怪練功;但回應總是來的很慢,針對這個狀況,我也自己製作了一個好習慣商店模板(Notion使用),
這個系統採用點數獎勵制,可以像是遊戲一樣的完成任務📜、執行習慣🚩,並按流程供領取獎勵💰、商店買道具💍,然後使用🤹♀️。
透過設定任務、獎勵,讓自己的行動即時可見,這是動機。
設定任務要量化,完成指標簡單清晰,這是能力。
而回報任務、領取獎勵並且在商店買道具、物品欄使用,增加了很多觸發。
讓我們每天的努力"即時可見👀”,並且有節制的享受成果。
如果你正在使用Notion做為你的任務管理工具。只要有需要紀錄小任務、習慣的環節,這個系統都可以兼容。
模板正在進行上架程序中,不日即正式發布,敬請期待😘!
你是如何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完成任務或培養習慣的,又會用什麼方式去激勵自己呢?期待你的分享。
Have a good day;and great day. 今年的我們會好運旺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