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為什麼大部分的線上課程,都是老師面對鏡頭唸稿?
00 分钟
2025-4-30
URL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4189542427300647&set=a.177625698918989
summary
為什麼大部分的線上課程都是老師面對鏡頭唸稿?這樣的學習方式真的有效嗎?在規劃一堂五年大課時,我不斷思考「怎樣的形式才能兼顧內容製作和學習的需求?」是否有更好的線上學習模式?我希望透過整合不同的元素,讓學習變得更有趣,而不是只是一場痛苦的經歷。你覺得呢?
slug
why-online-courses-are-teachers-reading-scripts-20250430
3 則內容精選
2 個工具方法
1 個小故事
一句話啟發
最後更新
Apr 30, 2025 08:10 AM
password
隱藏內容
date
Apr 30, 2025
tags
遠距教學
線上課程經營
教學助教

【為什麼大部分的線上課程,都是老師面對鏡頭唸稿?】

最近在準備一堂五年大課,過程曲折離奇,以後有空再細聊。
先講講規劃這堂課時,我苦惱、反覆思考的事——
「什麼形式,才是讓內容製作&學習雙方最好的平衡?」

線上課程的現況與問題

當初我會想打造「線上訓練營」模式,就是因為我自己超愛買課。但在看了很多課之後,深深察覺絕大多數的線上課都有以下問題:
  • 要看影片,但看的是帥帥美美的講師大頭
  • 搭配唸稿,能寫好稿是對的強準備,但沒有提供文稿
結果就是:學習體驗非常痛苦 - 不能隨時隨地學習,一定要找個時間打開電腦 - 開 2 倍速有時候還太慢 - 開太快效果又差,沒辦法好好反覆思考 - 實在反人性,要逼著自己自律才有辦法學完

三種最有效的線上課程模式

1️⃣ 認知升級類:拆掉原本的 A 思維,導入新的 B 路徑
  • 最佳做法案例:得到 APP 音頻課
  • 音頻內容,配上完整文稿 + 學員 inline 留言
特點: - 隨時隨地可以學習(運動、通勤、做菜、洗澡) - 有一對一教學感 - 能看到其他學員的筆記和想法,達到網狀學習
2️⃣ 技能和工具學習:需要步驟式或直接示範呈現
  • 最佳做法案例:純直播教學,過程越完整越好
  • 不露臉沒關係,每個單元是解決一個問題
適用於:Notion、數位工具、網頁程式設計等需要實作的課程
3️⃣ 課後練習和回饋機制
核心理念: - 上課本身幾乎沒有價值,只是滿足學習感 - 沒有輸出 = 沒有學會 - 需要實際為生活帶來改變

我的解決方案

將上述三種元素整合成「線上訓練營」 ✓ 加入遊戲化設計 ✓ 讓學習變得有趣 ✓ 從「撐過去」變成「玩得開心」

目前面臨的挑戰

  • 一年只能開設兩屆,報名者需要等待較長時間
  • 需要找到方法讓助教團隊可以持續服務
  • 希望能釋放更多時間做重要的事
 
所以這次五年大課…到底會不會長出一個新的形式?
老實說,還沒有答案。
這篇只是先把我卡關時的思考寫下來,等未來回頭看,也知道自己怎麼一路走來。
 
上一篇
读书盘点|2022年世界读书日
下一篇
第三周刊_No.34|母女之间:阿克曼、波伏瓦、费兰特,她们这样书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