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ytoday

Back

202509052028757

又是新一周,本周主要结合阅读的《精神政治学》做了一些思考,看了很多东西,然后折腾了一个新的小开发项目。

🤔 想什么

社会审美是根据「富裕」定义的

我发现社会审美是根据「富裕」定义的,比如以前吃不饱饭的时代里,就会以长得圆润壮实为美,而到了现在物资丰裕的时候,苗条是美的。

在以前饥饿的年代,能吃饱饭能长肉,说明这个人是富裕的;而到了现代垃圾食品热量更高、食物填补空虚的可能更多的时候,有时间健身、有金钱吃更健康的食物的人是更富裕的。

归根结底,社会崇尚的都是「富裕」的各种表现形式

“功绩社会”与“爱欲之死”

当自我成为功绩主体,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通过绩效衡量,社会通过一种积极性的手段鼓励个人进行自我量化与 PUA,当“能够”成为社会的主流语言,那么不能够就归咎责任到个人身上。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拒绝”被视作一种“不能够”的托词,量化没有终点,这种功绩化的思想也会延展到我们的关系与生活中,世俗化的标准鼓励我们量化,于是有了: 卡身高、卡体重、卡存款、卡学历,卡各式各样的 title 与标签,这些 title 与标签真的能告诉我们,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吗?

前两天看到一个直播切片,有人在庞颖的直播间问:喜欢上一个不被世俗认可的人怎么办?她看了问题之后突然笑了,反问了一句:世俗能给你什么呢?

是啊,按照世俗的标准衡量我们的内心与情感,世俗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体验,真的能比你真心喜欢的人或者事物给你更多吗?

内化了世俗标准,人成为自我量化的功绩主体,说人话就是 NPC 和螺丝钉,而在社交媒体的信息过滤下,所有人都在告诉你可以寻找自我,可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不是新的一套量化标准,不是旅行 20 个城市、不是认识 20 个陌生人、不是读了 20 本书,而是你终于开始接受自己的情绪,开始真正感受“想要”和“拒绝”的时刻。

在公域空间抹灭了自我,在私欲空间就要放大自我,社交舆论场成为放大自我的工具,要点赞、要评论、要数据,哪怕在关系当中也要争取更多的关注,情欲世俗化之后成为色情,脸、身体成为被消费的色情符号,导致情欲本身也失去神秘性,消弭了情欲中复杂的可能。色情化导致情欲失去吸引力。所以才会有“爱欲之死”,无法看到面前真实的爱人,更片面的了解,更多自我的投射,于是爱自然死亡了。

爱是让人谦卑的过程,是哪怕我确信自己很好,也依然无法让自己在你眼中;是哪怕我好似一无是处,在另一个人眼中都是无可替代。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于是让人放下自我,努力通过另一个人的眼睛看看这个世界,放下了自我,才能看到更不一样的世界。

👀 看什么

📖 精神政治学

202509052028758

新自由主义的精神政治学通过点赞而不是规训诱导人们的行为,正符合《成瘾》中所点出新自由主义下的边缘资本主义,也就是多巴胺经济,通过不同的数字药物让你产生过多的多巴胺,从而形成数字成瘾,各大公司也通过点赞这样的间歇性正强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手段,助长数字成瘾。

一切都是积极的、正向的、鼓励的、快乐的,可是人却在滑向一个不可控的深渊,而当你到了深渊发现自己不快乐了,要么通过社交媒体产生更多多巴胺快乐,要么社会推脱说,这是你自己不够努力。新自由主义真的是两边都赚啊。 远离我所欲。现阶段的自由表现为一种拒绝的自由,当你可以说“不”的时候,你才是自由的

权力也许表现为暴力或镇压,但并不以此为基础。权力不必是排他性的、禁止性的或者封锁性的。它不仅不反对自由,甚至可以将自由为己所用。权力只在消极的情况下,才表现为罔顾他人意愿的、扼杀自由的、说“不”的暴力形式。今天,权力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自由的姿态。它以顺从、友好的形式摒弃了自己的否定性,将自己装扮成自由。

/《精神政治学》

这样的精神政治很难不想到《美丽新世界》,一个完全丧失了否定性的社会:

  • 消灭了蚊虫与危险,还不够;
  • 消灭文学与诗歌,还不够;
  • 消灭冲突与爱情,还不够;
  • 消灭信仰与艺术,还不够;
  • 那就来两克唆麻吧,保管你忘掉任何痛苦,抵达极乐。

完全失去了痛苦的世界,快乐还有意义吗?失去了拒绝的权利,那还算是自由吗?通过积极的、鼓励的手段,控制人们真正的选择,就不是一种极权了吗?

野蛮人点点头,皱起眉头,“你们消灭了它们。是的,确实像你们干的事情。把任何让人不高兴的东西都清除掉,而不是学着去忍受它。‘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尚……但是你们两者都不做,既不忍受,也不反抗。你们只是把毒箭消除。这太容易了。”

/《美丽新世界》

“但是我喜欢不方便。”
“我们不喜欢,”总管说,“我们喜欢舒舒服服地做事情。”
“但是我不喜欢舒服。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善良,我要罪恶。”
“实际上,”穆斯塔法·蒙德说,“你在争取苦难的权利。”
“那好吧,”野蛮人挑衅地说,“就算我是在争取苦难的权利。我要求这一切。”野蛮人最后说。

/《美丽新世界》

🎞️ 以幸存者之名:深入韩国惨案

202509052028759

韩国的一部纪录片《以幸存者之名:深入韩国惨案》,前两集就讲述了在 1976-1986 期间,独裁政府庇护下的大型人权侵犯事件——兄弟之家福利院恶性收容事件,在兄弟之家的很多孩子是被公职人员强制收容进去的,甚至辅助了拐卖行为,最多的一年有 4000 多人被收容进去,很多孩子不过 10 岁,在里面经历了毒打、性侵、强迫劳动等等恶行,甚至有 627 人被打死,活下来的也有伴随一生的精神问题。

但是始作俑者朴仁根院长,却在 2016 年在疗养院去世,侵占的资金超过 20 亿韩元,折合现在的价值差不多 100 多亿韩元,制作者和受害者去到澳洲他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在否认、都在说自己没做错什么,看得让人十分愤怒,这个世界存在如此明晃晃的恶意与恶魔。

很敬佩制作人直面这种恶性事件的勇气、能够不掩饰、怀抱着对受害者的同情心、对社会的责任感,制作出这样的节目,非常值得人尊重与敬佩。

📺 黑镜第四季

202509052028760

《黑镜》第四季有一集说的是妈妈给孩子装了芯片,可以看到她看到的东西,可以马赛克掉让她感觉危险的画面、语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危险、暴力、血腥都从她的世界里被过滤掉了,只留下一团马赛克。

这个故事的内核跟《美丽新世界》好类似,并没有挺身去战胜危险,而是把危险过滤掉了;跟现在的自媒体算法也好像,并没有改善这个世界,它只是给你推送更“正能量”的信息。

最终,我们丧失对世界的真实感知,想要恨点什么,却发现它并没有说谎,它只是过滤,有一种无力的下坠感,丧失了消极自由,只剩下积极自由的世界,怎么不算是一种数字独裁的世界呢?

🕹️ 好东西

Nano-banana 效果+提示词合集

🔗 https://github.com/JimmyLv/awesome-nano-banana

202509052030932

关于笔记分类 by 二一的笔记

  • Experience经验/总结/复盘:将过去的经历和项目经验提炼为可指导未来的原则与智慧,是价值密度最高的一类笔记。
  • How方法/流程/ 指南:存放可以被反复使用的标准操作流程(SOP)、行动方案和操作指南,是你的可复用技能库。
  • Idea思考/灵感/观点: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未经打磨的创造性火花、个人观点或初步构想。
  • Ask困惑/未知/难题:记录下那些高质量的、能够驱动你进行深度探索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Log日志/过程/经历:忠实客观地记录发生了什么,比如会议纪要、项目日志、日常流水等。
  • Reference资源/摘录/工具:存放有价值的外部信息,如图书摘录、文章剪藏、工具推荐等。

202509052028756

🥕 折腾记

Obsidian 习惯月历

在每天的日记中勾选待办项,就可以自动统计显示了。

202509052028761

个人博客显示

修改了主页博客内容的显示,取消了封面的显示,封面直接显示在正文就好,完全没有必要显示在博客页面,有点侵占视觉空间。

202509052028762

开发了第一个 Obsidian 插件

已经提交并通过机器人审核啦~现在等待 Obsidian 团队的审核。这里放个预告,我会写一篇内容聊一下我的开发过程~

202509052028763

免责声明

本内容仅代表创作者个人观点,不免除前后矛盾的情况,那是我思考的过程。

第三周刊_No.40|远离我所欲,我要求感受痛苦的权利
https://www.joeytoday.com/blog/2025/weekly-040
Author joeytoday
Published at September 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