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ytoday

Back

最近脑子里在播放吴青峰的《逃亡》这首歌,有点喜欢~

🤔 想什么

出名趁早?还是大器晚成?

很早就听说过张爱玲的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就好比一些明星,一系列事情下来你发现人家不过 25,成名早的好处肉眼可见,明显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经历更多的事情,看着是可以拥有更丰富的人生,可是“伤仲永”的故事我们也听过,年少成名而后迅速黯淡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只是这些故事往往都被时间掩埋了。

大众可能并没有那么喜欢一步一个脚印的故事,起伏跌宕的剧情更戏剧化,也更让人好奇。各大杂志也更喜欢推出「30 位 30 岁以下 xx 人物的榜单」,仿佛人过了三十就要从聚光灯下消失,这样的氛围有时候也会让我偶尔焦虑自己的年龄。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刚好是在说“大器晚成”,对于许多人而言,晚年才绽放的才华往往比早期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2019 年,丹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诺贝尔奖得主平均在 44 岁时做出了他们的关键性发现。这表明,即便是天才,也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来精通自己的领域。

在美国,申请专利的平均年龄是 47 岁。45 岁的人,其创新能力是 25 岁年轻人的两倍1。一项刊登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研究发现2企业家的平均年龄是 45 岁,而且,创业成功的几率在 25 岁到 35 岁之间显著上升,并且这种上升趋势一直延续到 50 多岁。

50 岁的科技创业者,其创办成功企业的可能性是 30 岁创业者的两倍3。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发现,增长最快的初创企业是由那些在公司成立时平均年龄为 45 岁的人创办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创新的黄金时期是在 40 多岁后期。

也就是说,相比较年少成名的人们来说,大器晚成的人们更有能力守住他们的成果,这篇文章也直接总结了那些大器晚成的人们所具有的特质

  • 内在驱动力
  • 敢于对抗权威
  • 发散性好奇心
  • 卓越的自学能力
  • 真正下定决心的能力
  • 探路者的心态
  • 脾气暴躁:由于较长时间的怀才不遇。
  • 智慧:一种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一种能够综合不同视角,并在它们之间的张力中找到平衡点的能力。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是不要虚度当下的时光,有点耐心,不要焦虑

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一首诗,当时很大缓解了我的焦虑,也把这首诗送给当下有点着急的朋友们,Life is a run:

走在自己的时区

后发优势 & 后发劣势

在想大器晚成的时候,想到另一个相关概念,叫“后发劣势”,来源于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提出的概念,跟“大器晚成”不同的是,“后发劣势”更多针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的。 对于经济体来说,很多人会聊“先发优势”或者“后发优势”。

  • 先发优势是说抢先的时机、技术能够帮助经济体(公司、机构、国家)抢先占领市场,以达成发展上的领先。
  • 后发优势是说后发展的经济体能够利用先发经济体的技术、基建,以达到更小成本、更快速达成发展目标。

在相对迷信“后发优势”的地方很少有人讨论“后发劣势”。

  • 后发劣势4是指虽然新经济体能够借用先发经济体的技术和基建,但本身并没有培养出创新的机制,身处其中的人们也缺乏与新状态磨合的时间,所以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就会展现出疲态,无法再保持增长。

这两个概念看似不太相关,但在我看来表达的基本是同一个意思,在发展的时候要打好地基,对个人来说是能力,对更大企业或经济体来说,是管理组织形式,否则最终凭运气拿到的,最终也会凭实力丢掉的。

关于失去

好几个月以来我也有一些感觉被困住的时刻,在于一些“本可以”,我总是会想,如果我做得更好一些,如果我能够了解更多一点,如果我能更多尝试理解一些,事情是不是“本可以”不是如今这样。我总是会遗憾,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但想了很久,其实内心也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真的努力就会有用,世界上还存在很多,只能存在遗憾的事情,一些我就是无能为力的事情,我只能在更多的时间里,慢慢想明白、也慢慢接受这些失去和遗憾。在思考这些的时候,想到之前看过的一句话: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美国神学家尼布尔(1934)

在看《外面是夏天》的时候,失去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离开后的冬天突然发现孩子未写完的名字,金荣(宇),未完成的字,未完成的人生,未完成的时间在失去的空荡中走完春天、走完夏天、走完秋天、走到冬天,只变成贴墙纸时无法关上的窗,在房间内吹出阵阵冷风

也很难忘记最后一个故事中失去丈夫的女人,没能说出口的“为什么”变成自我纠缠的“玫瑰糠疹”,一层层掉落的皮屑是心里一阵阵的潮湿,会好吗?会好的吧。会康复的吧。可是也还是会复发的。因为救人而死的丈夫,最终也没能救下谁,这有意义吗?可能唯一的意义只是一起面对死亡时不那么冰冷的手,最后妻子想:

一个生命用惊讶的双眼注视着另一个生命。那个瞬间,丈夫能做什么呢……也许在那天,那个时刻,在那个地方,不是“生命”闯入死亡,而是“生命”闯入“生命”

是的,是生命闯入了另一个生命,以死亡的方式。 你的夏天还好吗?希望想念能够让失去看起来没有那么残忍。

我试图忍住,然而豆粒大的泪珠还是“啪嗒啪嗒”落上了信纸,落上了被表皮遮挡、脱落,再长出来的斑点,在看不出消失迹象的污迹上面弥漫开去。我想你。

记录下以上内容的两天后,我想到之前偶遇的一本小说封面:别让爱死掉。

202508291954824

👀 看什么

由于上半个月都没怎么看书,本周就在狂看书,上面也提到了我看完了《外面是夏天》,来自韩国作家金爱烂,本周看完的书还包括《波伏瓦访谈录》,正在看安妮·埃尔诺的《事件》。

📖 波伏瓦访谈录

202508292013997

波伏瓦是个好有前瞻性的女人,她的访谈中不仅包括了她对女权运动的看法和实践,也包括对自己生活中关系的想法和感受,甚至也坦诚了自己面对老年和性的看法,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小册子。以下是一些书摘,有些甚至回答了现在大家还在争论的问题。

施瓦泽:那么关于妇女解放,在个体和集体层面,您觉得有哪些具体的可能性?

波伏瓦:首先,女性一定要外出工作。其次,可能的话,不要结婚

波伏瓦:我可以断定,阶级斗争实质上并不解放妇女。这个结论使我改变了自《第二性》出版后所抱持的一些观点。在那些强调阶级斗争的派别中,女性永远处于附属地位,服从于男性。因此,我坚信,在妇女问题上,女性必须自己寻求解决之道,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创造普世价值的过程中,男人往往在其中注入自身的男性气质。他们以一种狡猾而微妙的方式,将普世性和男性气质混合在一起。因此,关键是对二者加以区分,剔除混淆的部分。这是可能的,也是女性面临的任务之一。

📖 事件

202508292013998

安妮·埃尔诺的《事件》,她尽可能坦诚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秘密堕胎的经历,在那个堕胎还是违法的年代,怀孕带来的恐惧让我想到了《异形》,是一种对被寄生的恐惧、是一种身体渐渐不被自己掌控的恐惧。

在社会对怀孕堕胎噤声的时候,波伏瓦也在积极推动堕胎合法化,分享自己年轻时的堕胎经历,另一个地方的写作者,安妮也在把自己的经历写成记录,写身为女性的真实感受,为推动女性的身体自由作出自己的努力。

我所写的书都是这种愿望的结果——把个体和私密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可知可感的实体,可以让他人理解。这些书以不同的形式潜入身体、爱的激情、社会的羞耻、疾病、亲人的死亡这些共同经验中。与此同时,它们寻求改变社会和文化上的等级差异,质疑男性目光对世界的统治。通过这种方式,它们有助于实现我自己对文学的期许:带来更多的认知和更多的自由。

🪨 她山石

这个部分包括我的一些摘录。

琐碎而无聊的日子一天天积累下来成为四季,四季积累下来就是人生。插在浴室玻璃杯里的三支牙刷和挂在干燥台上尺寸不一的袜子,小巧的儿童马桶盖,看到这些东西,我明白如此平凡的事物和风景恰恰就是奇迹和事件。

/《外面是夏天》

🕹️ 好东西

黄蜀芹的「东窗理论」

黄蜀芹导演在《女性电影——一个独特的视角》中曾如此评论:“如果把南窗比作千年社会价值取向的男性视角的话,女性视角就是东窗。阳光首先从那里射入,从东窗看出去的园子与道路是侧面的,是另一角度。有它特定的敏感、妩媚、阴柔及力度、韧性。女性意识强烈的电影应当起到另开一扇窗,另辟视角的作用。作为艺术,要求出新。女导演恰恰在这里具有了一种优势,也就是说,平日没人经意一个女人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但你有可能用你独特视角向观众展示这一面。人们将惊奇地发现:原来生活里有另一半的意蕴、另一种情怀,它将使世界完整。”

🥕 折腾记

  1. 给主页 about 页面增加了音乐清单,放一些最新喜欢的歌曲。

202508270137179

  1. 在笔记网站上显示最近做笔记的书,研究了好几个办法,终于成功显示了图书封面+笔记链接。

202508292019871


Footnotes#

  1.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1102895108

  2. https://pubs.aeaweb.org/doi/pdfplus/10.1257/aeri.20180582

  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883902619302691

  4. https://www.bing.com/search?q=%E5%90%8E%E5%8F%91%E5%8A%A3%E5%8A%BF&PC=U316&FORM=CHROMN&PC=U316&FORM=CHROMN

第三周刊_No.39|出名是否要趁早?后发也有劣势
https://www.joeytoday.com/blog/2025/weekly-039
Author joeytoday
Published at August 30, 2025